close

摔車研究

F1=u1×N1

F2=u2×N2

N1×D1=N2×D2

 

4/11晚上突來的一場陣雨,我和老婆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摔車了。意外發生時的情形婉若慢動作,腦袋瓜清楚事情正在發生,可是卻無法阻止而充滿無力感。還好車速不快,我和老婆都僅僅是一些外傷,但因為一個暫時不能說的秘密,讓我對這件事到現在還感到心有餘悸。

雖然事後大家總會說下雨天不要騎太快,隨時保養車子的狀況等善意建議。但是以這次的經驗而言,我心裡的直覺卻是知道光是這樣還是不足的。因為當時的車速其實不快,剎車也還OK,這樣,探究摔車的原因,然後找出預防的方法,才是真正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真正意義啊。。。 

首先,剎車的作用方式,主要是透過制動輪子,讓輪子和地面產生與行進方向相反的摩擦力,以達到停止車子的目的。所以為達到這的目的,輪胎的抓地力和剎車制動輪子的能力,成了能否提供完善剎車功能的指標。不過我覺得這部分是基本的保養部分,平常不把車子保養好,沒出事只能說是運氣好,那我想討論的是車子功能正常的情形下,如何避免打滑摔車的情形。

在網路上查閱一些心得分享

可真的有人很有實驗精神的做了實驗

得到的剎車距離結果如下

只用前剎<前後剎同時<只用後剎

所以前剎車的剎車效率是最高的

在網路上亦找到人家歸納的一些剎車要點,分析如下:

1.前輪煞車比較重要, 因為效率比較高,煞車距離最短,且散熱快。

分析

考量剎車時重心有向前的趨勢,即N1有變大的趨勢,而N2有變小的趨勢,因此前輪煞車效率高,這點由上面提到的試驗已提到。散熱快該是指前輪包覆少,有利散熱。

2.既然前剎的效率高,為什麼不只用前剎?

越野車的翹後輪技巧就是利用急剎前輪的效果使然,所以除非你想在馬路上表演特技,否則只用前剎剎車並非明智之舉。另外則是要考慮會造成輪胎和剎車系統磨損較快的問題。

3.晴天前剎為主....雨天後剎為主....

分析:

晴天前剎為主,是以上所討論的。那雨天是否不一樣呢?

我想不管是晴天或雨天,力學作用的方式是相同的。不同的是要把"水"的作用給考慮進來

(1)路面變滑,路面摩擦係數u變小

(2)剎車制動系統可能因水的介入而暫時失效

上面兩個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輪胎打滑的原因,而不管是前輪打滑或是後輪打滑,都將造成重心不穩而摔車的情形。

前輪的剎車系統在前面兩個因素下,都處較為不利的狀況。一是在路面摩擦係數變小的情形下,剎車效率高反而容易超出臨界應力而發生打滑。另外前輪的剎車系統較為曝露,剎車系統容易進水潮溼,也是一個不利因素。

綜合以上,雨天後剎為主,是不無道理的

4.晴天前7後3,雨天前3後7

這完全是經驗法則囉,靠自己試驗吧

以我這次摔車為例,我事後測試我的剎車,發現後剎的作用似乎不大,已經鬆馳了。所以事發當時應該是以前剎為主,然後前輪發生鎖死打滑的情況,重心產生不穩,整個傾倒往前滑。要避免這種情形雨天騎車可以養成下面的習慣避免之:

(1)在騎車時..輕含煞車行駛10~20公尺在放開,可以讓碟盤上雨水掃掉一大半,之後利用碟盤的溫度使水分去除。

(2)模仿汽車ABS的作用進行剎車動作,這樣可以避免剎車一下子鎖死。

(3)絕對不能騎快,尤其兩個人時,重心偏後面,一但打滑,更容易不穩。

 

還有呢。。。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帥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